世界骨质疏松日|关注骨骼健康,科学认识骨质疏松
2025-10-20
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
主题: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
在众多健康问题中,骨质疏松常被称为“静默的骨骼问题”。作为一种常见的骨骼健康状况,它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随着骨骼强度的逐渐变化,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。
数据显示,骨质疏松在50岁以上人群中有一定发生率。全球范围内,骨质疏松相关的骨骼健康问题值得关注。其中,髋部骨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情况之一。在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到来之际,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科学维护骨骼健康。
触目惊心!
这些数据告诉你:骨质疏松离我们并不远
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专属,发病正呈现年轻化:我国30至50岁人群中,约20%已存在骨量减少。女性风险尤为突出,绝经后骨量流失速度可达男性的2至3倍,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达32.1%,约为男性的三倍。
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后果严重: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甚至超过部分癌症;椎体骨折会导致身高缩短、驼背和长期疼痛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骨钙流失早期常无任何症状,等到出现腰背痛、抽筋、身高变矮时,骨量往往已流失超过30%,骨骼状态已严重受损。
正确认知
走出骨骼健康的认识误区
在骨骼健康管理方面,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:
没有症状不等于无需关注:多数骨质疏松早期没有明显不适,建议高危人群定期关注骨骼健康状况
骨骼健康需要综合管理:除了钙质,维生素D、蛋白质等营养素也很重要,同时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
各个年龄段都应注意骨骼健康:不良生活习惯,如长期饮用碳酸饮料、缺乏运动等,可能对年轻人的骨骼健康产生影响
预防优于事后处理:已经发生过骨折的人群,需要更加注意骨骼保护
据了解,目前仅有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接受了规范的健康管理。提高对骨骼健康的重视程度,建立科学的预防观念十分重要。
科学预防
年轮建立骨骼健康的三道防线
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骨骼健康需要系统性的预防和管理。北京年轮中医骨科医院整理了“骨骼健康三级预防建议”:
一道防线:早期预防,打好基础
骨骼健康的基础应从年轻时开始建立。30岁左右是骨量积累的重要时期。
具体措施
饮食建议:适量摄入奶制品、深绿色蔬菜、豆制品、坚果等食物,保持均衡饮食。建议控制高盐、高糖食物的摄入
运动建议:快走、慢跑、太极等运动有助于骨骼健康。青少年建议保持每日运动习惯,成年人每周保持适量运动,老年人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运动方式。
生活习惯: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吸烟,限制饮酒,适当晒太阳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。
二道防线:重点人群定期检测
以下人群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:5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后女性、
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、曾发生过轻微外力下骨折者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有某些慢性疾病者、长期缺乏运动或有过度节食史者。
三道防线:科学管理与日常防护
如已发现骨骼强度下降,可通过科学方法进行管理:
具体措施
专业指导: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,必要时使用医生建议的骨骼健康管理方案。
防跌倒:家中可安装扶手,选择防滑地板,保持地面整洁,夜间保持适当照明,穿着防滑鞋具。
康复指导:如发生骨折,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恢复训练,避免长期卧床,同时注意营养补充。
骨骼健康是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。从儿童到老人,每个阶段都应该重视骨骼健康: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、为长辈创造安全的居家环境、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运动和饮食计划。
维护骨骼健康需要长期坚持。让我们共同关注骨骼健康,拥抱更高质量的生活!
*本内容为科普性质,不应用于医疗、保健问题的解决或疾病诊断,不作为诊疗依据,个人情况需遵医嘱。相关的图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之!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




